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创新教育实践方式 升级专业实践体系

日期:2013-12-09浏览:

本网讯 在全校上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新外学院坚持教育和实践有机结合,注重转换方式,拓展社会资源升级专业实践体系,努力回应学生关注热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取得了良好成效。

如何在实践中运用书本知识,如何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征询学生意见时同学们提出的需要迫切解答的问题。“以往的社会实践,大部分都是走马观花,不能长期和深入,我们还是希望多做一些跟专业、跟以后的就业相关的实践。”同学们的感受直接促使新外学院领导班子转变理念,聚焦专业特征,革新实践内容。在传播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新外学院以新媒体技术应用为重点,以促进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利用专业特长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发挥专业特长,做好服务社会文章

新外学院升级革新与社区党建共建项目,从传统的党的建设活动扩展到专业技术咨询服务,新媒体运营指导、影像技术培训、社区活动媒体宣传策划、帮教服务沙龙等,这是新外学院与五角场镇等共建单位合力开发的新内容,共同启动了“社区公共传播活动策划项目”、“五角场社区干部新媒体技术培训课程”、“体育英语进家庭公益服务项目”等。这些共建项目或活动交由新外学院学生专业社团进行设计策划、组织开展,同学们走进了社区讲台,讲述摄影摄像技巧、工作纪录片制作、新媒体运用与实践等基层工作常涉及的传媒课程。

“社区微信维护加深了我们对专业的认识,增强了对新媒体技术应用的理解和学习的动力。”这是五角场镇街道社区微信运营团队成员、新外学院学生党员李彦君的深切感触,也是新外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向社会的生动写照。

校企联手合作,做强专业实践体系

新外学院拓展社会资源升级专业实践体系,探索学界与业界合作教学的新模式,先后与五星体育传媒、东体传媒等单位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携手创立体育传媒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如今,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有了一对一的“师父”;五星体育广播早间栏目交由新外学院学生团队打造;东方体育日报开辟学生评论的专版……新外学院的校企合作之路不断走向深入,尝试“订单式”人才培养。简而言之,就是媒体定“单”,学校育“人”。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我们积极研讨传媒生态变革,初步试水以业界人才需求为导向、和传媒联合作进行人才培养。譬如与五星体育传媒合作共建后,学生的课堂切换到了五星体育的演播室,学习目标完全围绕体育赛事转播展开,作业内容也从实验室模拟变成了现场节目录播,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效果明显。

通过内引外联,新外学院针对不同年级,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进度,共同为学生量身定做了“一二五专业实践体系”:即一个培养目标(培养复合应用型传媒人才的目标),两个工作抓手(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传媒联合培养机制建设),五个培养环节(实验中心保障—实践教学创新—第二课堂延伸—志愿服务实践—传媒实习应用)。实践功能上,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形式上,从利用社会资源学习到创造社会效益转变;机制上,从学校主动、企业被动向双方联动并走向互动方向转化。专业实践体系现在已经逐渐蜕变为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校内外多功能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瑞青]

[报送单位/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