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赴基层调研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日期:2013-12-09浏览:

本网讯 为切实做好我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12月5日,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晓峰一行前往各二级学院开展调研,学工部部长霍圣录、研工部副部长张华敏陪同调研。

陈晓峰在调研中指出,从时间节点来看,当前正处于就业工作启动的关键时刻,各二级学院要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工作责任制,加强工作考核和督查,发动一切力量,抓住有利时机促进学生就业。既要“抓早、抓紧、抓实”,又要往高处看把握趋势,“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完善用人单位信息库建设,继续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对于目前的就业工作,要在保证就业数量的同时提升就业质量,健全就业质量评估体系、注重就业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形成长效机制。对于大学生创业工作,他表示在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的同时,应当通过创业训练和创业体验等形式,帮助学生客观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社会需求,对确定实施创业的群体和个人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促成学生“创业梦”的实现。

霍圣录在调研中针对学生就业观的指导、“双困生”的就业推进、用人单位信息库建设、就业质量评估报告和创新就业工作措施等内容与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教师代表以及毕业班辅导员进行了广泛交流。

调研显示,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各二级学院均针对各自毕业生特点,对毕业生基本信息、实习情况和就业意向进行了细致的统计和分析,同时也结合2014年就业形势制定了一系列符合自己单位特点的举措。

其中,运动科学学院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实习论文指导老师/导师”三体联动的模式开展群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就业政策信息服务和就业心态指导工作,充分调动了全员师生参与就业的积极性。武术学院采取的“就业体验周+教育见习+顶岗实习”的实践培养模式,对于实现学院、单位与学生的三方联动,提早推动学生走向意向岗位,加强技能与岗位有效结合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管理学院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推行“学院导师+社会导师”并行的“双导师制”,通过把各区县体育局、体育产业以及校友中的知名人士请进来的方式,指导学生就业与择业,大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机会。同时,各二级学院通过举办各类的“就业知识讲座”、“小型招聘会”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就业氛围。

调研过程中,各二级学院也针对就业工作出现的问题,提出希望学校在对历年就业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预判各专业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在招生和就业阶段,希望从学校层面加强对上海体育学院及各专业的校外推广和宣传力度,扩大上海体育学院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等建议。

[作者/庄娜]

[报送单位/就业办]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