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经济管理学院党政领导将提高学生满意度作为有力抓手,通过深入基层、召开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对于学生集中反映的一些问题,重点统筹规划,落实责任,制定时间表及时推进,快速回应。并以整改为契机,转变观念,以生为本,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得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建立校友资源信息化平台
针对学生提出的“校友资源整合不够”,学院通过“经 精讲堂”等多种平台和渠道积极整合校友资源,帮助在校生提前了解社会工作形式及动态,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传递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岗位。积极筹建校友分会理事会,通过各种媒介(飞信、微信、QQ等),搭建校友资源信息化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及时有效的沟通,互通有无,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在校学习和实习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召开“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
针对学生提出“专业课程与现实贴合不紧密”“考核方式单一”“教学多理论少实践”等问题,学院专门召开“科研反哺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人才培养主题研讨会,会同质管办、就业办相关负责人,各教研室负责人以及专业教师,围绕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提高教学质量,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培养复合型体育管理人才等议题进行讨论,提出对策,为后续的教学整改统一思想,厘清思路,明确目标。
举办多场国外专家座谈会、游学经验分享会
为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学院将继续推进教学改革,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力争与国际接轨,将开放办学的成果惠及每一位学生。通过定期举办出国、出境游学经验分享会,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授课、举办专场讲座等,引入体育产业最新的发展现状和最前沿理论研究成果,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增加国际沟通能力,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地球村的社会发展趋势做好准备。
筹建“授渔职业发展工作室”
针对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欠缺求职技巧等问题,经管学院将以职业发展教育为工作主线,积极筹建“授渔职业发展工作室”,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专业实习与第二课堂的联动机制,建立职业发展导师机制,实现大学入学的平稳过渡和毕业求职的华丽蜕变,为学生学习、生活、实习、就业保驾护航。
[撰稿/熊静]
[报送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