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头版头条报道金沙威尼斯刘清早教授先进事迹

日期:2014-10-09浏览:

本网讯  10月8日,《东方教育时报》头版头条专题报道了金沙威尼斯刘清早教授先进事迹。报纸以《弃百万年薪回校任教服务育人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清早说:“我愿意做学生的服务员”》为题,生动描述了刘清早教授放弃百万年薪的待遇,回校任教回报社会的先进事迹,也写出了他多年来以服务学生为理念,结合自身经验开发体育赛事运作课程的过程。

文章链接:http://bk.shedunews.com/dfjysb/html/2014-10/08/content_29238.htm

文章全文如下:

弃百万年薪回校任教服务育人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清早说:“我愿意做学生的服务员”

 

 

放弃百万年薪的待遇,甘愿到高校当“穷教师”,做出这样“疯狂”决定的便是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清早。然而,刘清早却说,自从当上教师之后,每次看到学生在自己答疑解惑下满意地离开,以及连续多年被学生评为“心目中的好老师”,自己内心的这份充实,是多少经济收入都无法换来的。

当教师只为回报社会

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刘清早,已经在体育运动队和体育赛事运作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

来上海体育学院任教之前,刘清早当过地方田径队领队、地方体工队负责人,做过国家体育总局浅水运动学校校长。从1975年起,便一直连续参加参与全国运动会。1979年,他进行我国第一个体育赛事“冠名权”市场开发,当时就获得了3万元现金赞助。2001年,刘清早在广东参与举办全运会,担任了第九届全运会粤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市场开发工作,策划与执行全运会历史上首次电视广播报道权有偿转让;策划、营销、执行第九届全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创造了全运会历史上单一活动、单一资源、完全市场运作筹资额中国之最。

“我当过国家干部,当过企业领导,带领运动队取得各种成绩,但我始终没忘记在上海体育学院经历的人生转折。”刘清早说。上世纪80年代初,刘清早考入上海体育学院,就读于运动系田径专业。

在上海体育学院4年的本科就读经历,让刘清早不仅在专业知识上跃升了一个台阶,更让他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刘清早感慨道:“读书让我改变了很多,上海体院的老师不仅教给我一技之长,更教会我怎样做人,教我将来要回报社会。我深深感到,教师真是一项光荣的职业,这也为我日后回上海体院任教埋下了伏笔。”

2005年,上海体育学院设立了体育赛事运作硕士点,专门培养赛事运作人才。已经是全国体育赛事运作风云人物的刘清早收到了母校的邀请,希望他回校任教,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

一边是年薪丰厚的老总职位,一边是母校诚恳的邀请,刘清早没有犹豫,直奔上海,实现了教书育人的夙愿。

做领先的专业教学

回到了上海体育学院,刘清早发现等待他的并不是简单的教师工作。当时,尽管我国体育赛事市场运作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但是在高校中,“体育赛事运作”这门课程依然是空白一片,没有专业教材,缺少优秀教师。刘清早开出的《体育赛事市场开发》这门课,是上海体育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推出的专业课程,但一切都得从编教材起步。

刘清早二话不说,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对体育营销人才的技能要求,自筹资金编辑了三本教材,撰写了七本专著,主编了全国高校的统编教材,构建完成了教材体系,共计300多万字。目前,《体育赛事市场开发》 继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以后,又被评为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该专业也成为全国体育类高校中唯一的、公认的专业教材。

《体育赛事市场开发》 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真正的项目中。为此,刘清早又开出了《体育赛事运作实务》课,用最鲜活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市场运作中的各个细节。《体育赛事运作实务》一经推出,立即成为上海体育学院中最受学生追捧的课程之一。

“《体育赛事运作实务》 是面向本科生的选修课,上海体院规定每门选修课只能接受60名学生报名,所以每学期选课时,这门课基本是被秒杀的。”刘清早笑道。由于这门课涉及面很广,不仅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喜欢,新闻专业、体育休闲专业的学生也十分热捧。

一次上课 终生服务

刘清早有句名言:一次上课,终生服务。“或许是我多年从事市场运作的原因,”刘清早说,“服务理念在我心中根深蒂固,我觉得学生就是我的客户,既然选择了上我的课,我就必须把他们教好,服务好。”

每次上课前,刘清早都提前30分钟到教室做课前准备,调试设备,甚至试讲一番,以确保授课顺利。每学期刚开学,他会召集班上的学生干部,让他们收集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听课意见,以便自己调整。如今体育赛事举办频繁,刘清早每学期都会收集各种赛事的举办资料,于是他不断更新自己的课件,使上课内容始终与体育市场保持同步。

“当老师的,一定要认真指导学生,绝不能忽悠。”本着这样的理念,刘清早对课堂纪律十分严肃,有旷课者、因病缺课者一律单独补课。在教学中刘清早坚持“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咨询做到“零拒绝、零延误”。他还面向全校学生推出了“义务为学生咨询——刘清早教授与您面对面”无偿教学咨询服务,累计推出了7次,共接受了300多名学生的咨询。

“一次上课,终生服务”,这句承诺不仅让在校学生获益匪浅,即使毕业离校的学生,同样能获得刘清早的关心指导。“有一名学生已经毕业了,他与其他高校学生共同竞聘某省体育中心高级管理职位,应聘前打电话找我咨询。”刘清早说,尽管自己当时身在国外,但依然通过国际长途,为该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小时的咨询服务,最终这名学生脱颖而出,成功任职。

刘清早利用一直以来担任各类大型综合性运动会首席专家的有利条件,为50多名青年教师,为200多人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学习、实习、考察的机会。无论哪一个年级的学生,都将刘清早作为朋友和家长,愿意将心里的话与他进行分享和交流。“我更愿意做学生的服务员。”刘清早说。